7月19日,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簽署第744號國務院令,公布《建設工程抗震管理條例》,并于2021年9月1日起施行。日前,院科技委結合我院業務工作情況,就《建設工程抗震管理條例》(以下簡稱《條例》)組織召開專題學習討論會??萍嘉魅胃哂勒?、科技部主任何開明、各業務部門及下屬公司技術負責人、技術骨干等二十余人參加了會議。
會議由何開明主持,高永昭對《條例》進行了領學,并針對我院各業務涉及抗震設防的關鍵環節進行了重點解讀。
學習首先強調了《條例》較建設部發布的《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設防管理規定》(以下簡稱《管理規定》)級別更高、范圍更大、要求更嚴、追責更強?!豆芾硪幎ā穼嵤┮詠?,我國發生二十多次5.0級以上的地震,其中:8級1次;7級-7.9級4次;6級-6.9級9次; 5級-5.9級10次。7級以上共5次,四川占3次。歷次地震震害調查表明,近年來,我國建設工程抗震防災能力不斷提高,在降低地震災害風險、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、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。但仍存在亟待解決的四大問題:1、執行抗震強制性標準不夠嚴格。2、老舊工程和農村建設工程抗震設防。3、工程抗震設防和鑒定加固的相關責任。4、保障措施以及監督管理等存在薄弱環節?!稐l例》本著“以人為本、全面設防、突出重點”的抗震設防原則,著力解決目前存在的問題。
為加強和提高工程抗震業務的責任意識,學習會首先學習了《條例》第七章“法律責任”,強調《條例》強化責任追究,違反其規定的行為將承擔嚴格的法律責任。學習會重點學習了對勘察、設計、施工、檢測、鑒定、加固等業務的抗震設防相關規定及要求,同時也學習領悟相應的法律責任及責任追究的規定。與會人員在學習中認識到了國家對建設工程隔震減震技術的重視,針對應采取和鼓勵采取隔震減震技術,以及隔震減震技術應用的相關規定,也進行了學習和討論。
《條例》學習會上,高永昭提出了思考題:一是怎樣把好勘察、設計(常規設計、加固設計)、檢測、鑒定、咨詢、加固施工入口關。怎樣把握好委托的確認、依據的標準、局部與整體關系、安全性與抗震性能關系等等。二是怎樣做好工作流程合規、質量合標、結論準確、建議妥當、檔案完整。針對《條例》要求開展相關工作所需面對和思考的問題,高永昭同與會人員結合生產實際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。
本次學習討論有助于我院技術人員更加全面、深入、系統的掌握《條例》內容,深刻認識建設工程抗震設防工作對于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、維護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重大意義。由于諸多原因,四川建設工程抗震設防遺留問題較多且復雜,加之四川是地震多發區,建設工程抗震設防的形式嚴峻、任務繁重,建科院及檢測中心作為四川省建設工程抗震技術科研、規范標準、檢測鑒定、技術服務的領軍企業,更應進一步提高抗震設防意識,做精抗震技術服務,并立足“全國鑒定加固委員會”和“減隔震實驗室”等優秀平臺,不斷創新、推廣自主研發的隔震減震技術和產品,為我省建筑工程抗震事業貢獻力量。